长青共识学院讲坛第一期: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

由长青财经发起的「长青共识学院讲坛」直播第1期于4月10日晚20:00开始,本期嘉宾火币研究院研究员陈圣桦 为小伙伴们解读了: 区块链下的"普惠"供应链金融!

「长青共识学院讲坛」由长青财经主办,定位于区块链行业深度访谈的栏目,长青共识学院将不断邀请区块链行业的知名CEO、CTO 、KOL、分析师、研究员、大学教授,以直播AMA的形式向用户传递区块链知识、从区块链技术突破、到应用场景的解决,共同探索和见证区块链行业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金色财经、火星财经、链得得、布洛克科技、小葱、世链财经、链节点、深链财经、羊驼财经、Tokenclub、和讯区块链、火讯财经、博链财经、比特万象、贝博财经、布道财经、41财经、牛市财经、链游玩家、耳朵财经、FN、BlockLIke、芥末圈、贝数区块链、链向财经、星际视界、鸵鸟区块链、币扑、群TV、币本直播、众悦财经、链财经、麦田财经、斑马财经、深云财经、ChainStore、雾财经、中本财经、链安财经、btc123.com、链飞传媒、评财经、链圈,海星区块、八宝饭、比特财经网、挖币网、区分、热链全球资讯、零度财经、链数科、链团财经、DAPPX、区块链巴士、币糖国际战略支持。

以下是部分演讲内容的精彩实录:

长青财经:大家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外国,都已经讨论很久了,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供应链金融,但是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仍然面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通过区块链这样的新兴技术来解决,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今天我们有火币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圣桦

陈圣桦: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火币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圣桦,很高兴今天来和各位分享“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内容。为了易于理解,接下来我会通过语音的方式来进行分享。

1、长青财经: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与中小企业融资难息息相关,那么能否首先给我们讲解下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难?

陈圣桦:那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上是因为中小企业本身缺乏良好的信用,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物,难以直接面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解决业务上资金链的问题。但是呢,中小企业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中国中小企业占全国工商企业数量的99%,并且创造全国GDP的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就国家来说,当然知道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因此也在过去的时间里,出台了各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因为商业银行在成本控制及坏账率上的考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更加惜贷,更愿意将钱贷给信用较好、偿款能力较强的中大型企业,因此国家本来希望扶持中小企业的这部分流动性,很难切实流入中小企业,难以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那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数据,大型企业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占47%。而中小微企业则绝大多数需要用抵押物来进行贷款,这部分中小微企业还是信用较好的,比较幸运能通过抵押物进行贷款,但那部分信用不好,并且没有足够抵押物的企业怎么办呢?就没法直接面向银行取得融资贷款了。

 区块链

因此依托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信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供应链金融就诞生了。

 

2、长青财经:那能给我讲讲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以及整个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呢?

陈圣桦我想各位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模式都应该有所了解,通过这两张图来看,其实二者的区别就是,传统融资方式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但在供应链金融中,依托的是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真实的贸易场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授信融资,解决资金问题,盘活供应链中的资产流通,这样一来,供应链的整体运行以及生态都会变得更加健康。

 区块链

 区块链

其实我们国家的供应链金融整体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尚未覆盖到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供应链金融市场受益于应收账款数额、存货量以及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也将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从2017年的13万亿增长到2020年的15万亿。

 区块链

在供应链金融的生态中,不止有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以及作为资金提供方的金融机构,从这张图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中除了上述两者,还包含了金融科技服务商、供应链金融平台、核心企业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含了监管以及其他外部服务。

区块链


3、长青财经:您刚刚也说到,有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服务。那么在当前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痛点没有解决?

陈圣桦:在当前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确面临着业务流程中的不少痛点,我们一个个来讲。

首先是,供应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在同个产业供应链中,企业相互之间合作紧密,贸易关系复杂。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是以供应链自始至终的真实贸易情况为基础,通过贸易关系产生的未来可预见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为了让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畅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四流的合一是供应链企业融资的关键要素。但在现实的供应链贸易中,因为信任关系、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各个企业的ERP系统并未相互打通,也缺乏一个可靠的信息系统帮助供应链条上的企业进行数据的分享互换,搭建出的信息系统也会出现数据安全、数据准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那作为供应链里的领头羊,核心企业其实是最适合作为发起方实现数据互通的角色,但出于商业保护及信息安全等考量,核心企业并没有将ERP系统进行外部网络化应用。这导致供应链上下游的“四流”无法进行有效协调与迅速传递,包含在“四流”中的各种信息割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第二,核心企业信用跨级传递难

虽然放在第二个,我个人觉得这是当前供应链金融难以实现快速增长的很重要的因素。供应链金融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服务。然而,核心企业的信用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仅能在有限范围内传递,如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等,因为直接与核心企业发生贸易关系的是一级供应商或是经销商。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数据传递方式,核心企业的信用难以辐射到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无法为整个供应链体系进行增信,这现象在多级供应商模式中尤为凸显。中小型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财务报表不规范,同时又缺少抵押融资资产,而核心企业的信用又难以覆盖到这样的中小企业,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力度有限。

第三,传统票据使用场景有限,流转困难

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票据为企业贸易支付的常用工具,然而在实际的贸易支付过程中,商业汇票的兑付与企业的信用息息相关,银行汇票贴现的到账时间往往也难以控制。另外,若核心企业无法签回,银行业不愿意为收款方提供授信,票据转让操作过程难度不小。

其次,在票据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商票必须完整背书转让,但是在实际场景中,核心企业制造产品往往有多个上游供应商,但由于票据法的规定,商票无法拆分,流转存在困难,导致核心企业的信用无法在供应链中传递下去。

即使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实现业务全流程办理,但在实际的系统操作过程中,各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系统与ECDS对接操作复杂且难度较大,ECDS也并未实现业务全流程的电子化运行,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和转让等流程依旧是以纸质票据和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处理,易出错且效率低下。

第四,贸易真实性易造假

供应链上除了核心企业及一级供应商外,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企业间的贸易、商务信息仍旧以纸质票据的形式进行传递,这样的传递过程低效且易出错,甚至可能出现数据被篡改的可能,存在人工操作风险,就像大街上那种卖发票的,用假发票充当贸易来往证据。再例如,代表货物所有权的仓单,若融资相关方与物流企业相互勾结,开出虚假仓单以存货抵押的形式向银行进行骗贷,甚至出现同一批货物多次抵押的现象,多渠道套取资金,放大融资风险。

再者,供应链金融平台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各类平台资质参差不齐,录入到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的数据由于人为操作的原因,存在录入错误甚至是人为恶意篡改的可能。

金融机构需要对供应链中的贸易真实性进行审核,非连续、不可靠的数据将增加金融机构审核的难度,降低供应链金融运行效率。

第五,合约约束力有限,履约风险高

当前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以传统的签订“白纸黑字”合同的方式约束双方的行为或权益。但实际上单凭合同约束,对资金需求方的资金使用及还款情况约束力有限,企业违约风险高。例如,融资企业将贷款用于其他用途,而非投入到实际的生产运营当中去;又或者,中小企业由于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资产规模小、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信用不佳等问题,在还款到期日以各种理由拖欠还款、恶意违约等。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发展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将“四流”转移到线上平台进行协同管理,但供应链金融生态涉及的参与主体多元,业务操作复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着刚刚所阐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或困难。

 

4、长青财经:您刚才提到无论是传统供应链还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都遇到各种问题,那么区块链能怎么样帮助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行呢?

陈圣桦:这些问题本质上均由信任问题所衍生。下面我重点讲解一下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第一,建立信任机制,打破信息孤岛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行是以供应链自始至终的真实贸易情况为基础,通过贸易关系产生的未来可预见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缺乏信任基础,不愿将各自的数据进行共享协同,产生了多方协作的信任困境,而这也导致了金融企业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无法进行完整的风控评估,存在尽调困难的问题。即使企业将一部分的信息提供给金融企业,金融企业也无法确定信息的全局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畅运行的基础是多方良好的协作,信息孤岛现象带来的相互不信任致使供应链金融业务无法高效进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是存在。

区块链技术凭借点对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非对称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可实现链上数据全流程的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及永久存储,支持完整穿透的数据追溯和审计,保证链上信息的完整与准确,并可按需调用、按权限应用。这就为多主体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建立强大的信任基础。。

在实践上,将供应链中的企业、保理公司、金融机构、物流机构及监管方等架设为区块链生态节点,对供应链上真实贸易数据加密,并在生态各节点交叉验证后上链,实现贸易信息的真实可信、可溯源,最大程度上打通供应链条上所有参与企业的信息流通。其次,通过结合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原材料、存货等的即时确权,实时追踪,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协作提供互信基础,解决多方协作的信任难题,大大降低供应链金融生态主体间的信用风险和成本。

第二,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多级传递

区块链通过链接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穿透打通各层级之间的贸易交易关系,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核心企业信用传递的难题。在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体系内,因为企业各自运营,金融机构无法确定与核心企业无直接贸易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的订单是否是由核心企业的业务需求所传导的,但在区块链体系中,核心企业通过将订单信息、凭证加密后上链,这些数据就可以以真实贸易为基础,在链上实现流转,从而实现信用的链上流转,实现金融资产的数字化。并且,一级供应商可以在向上一级供应商购买原材料的同时将这些链上凭证进行拆分,作为信用凭证支付给再上一级供应商,周而复始,就可以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至供应链上的最末端企业。企业为了融资可以直接将收到的拆分后的信用凭证进行授权转让给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可以在区块链清晰地看到相关的业务流程,将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畴当中。由于链上数据经多方验证,具备可信性,这优化了金融机构审核放款的风控流程及运营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第三,智能合约实现四流合一,降低履约风险

供应链中的“四流”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区块链技术配合智能合约将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四流合一”。在业务建立初期,将业务写入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中,实现商流上链;而后配合物联网技术,将商品信息、运输定位等数据上链,整合物流信息;接着,伴随物流的整合,在原材料、成品交割的同时,将在链上产生货物交割、所有权转移、债权清算等信息流,实现信息流的同步生成;配合货物交割、所有权的转移,再配合区块链供应链系统上开设的独立银行账户,就可实现货物交割、所有权转移的同时,触发原有商流的智能合约,将账户资金自动支付给合约各方,实现资金的即时清结算。

传统的贸易协定通过纸质合约对贸易参与方行为及权益进行约束,条款的执行依赖人为操作,无法通过系统化的方式自动完成,存在履约风险。而智能合约可以将双方权责写入区块链代码中,智能合约上的权责划分公开透明,贸易参与各方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交易链条即可自动全流程地进行下去。在供应链金融中嵌入智能合约,减少人为干涉,降低履约风险。

第四,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征信体系

区块链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这是信用体系所应具备的核心功能,通过将企业纳入区块链供应链生态中,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征信系统。信息一旦上链,就无法篡改,并受区块链节点的监督。区块链系统实现了“四流合一”,企业可以通过授权信用查询,将履约的信用记录出示给合作伙伴或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征信平台,了解企业的信用历史,或是未来的履约能力,对整体的营商环境有全面了解,降低尽职调查的实施难度,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

5、长青财经:当前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呢?通常都是由谁来发起做这么一个平台?

陈圣桦: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分类可以以组织形式或者是牵头人的类型来进行区别。目前看来,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核心企业牵头的平台模式。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对上游供应商及下游经销商链条拥有极强的掌控能力,可以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上下游企业贸易往来信息及数据进行风险控制。为了促进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领军角色发起供应链金融业务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大型核心企业基本都具备成熟且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数据、财务、销售、业务流程等各条线进行统一有序管理。为了更好地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同时保障企业商业信息安全,在供应链金融应用平台上嵌入区块链,由核心企业号召供应链各方参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将业务数据上链验证,以数字凭证的方式对应收账款、存货、财务数据等信息进行数字登记确权,这些数据信息经由区块链节点验证后,金融机构得以通过区块链系统对上链数据进行确权审核与放贷,经由区块链节点验证的数据更具可信性,金融机构的审核流程将进一步优化,涉及人工线下审核的环节也将一部分省略,大大提高审批及融资效率,进一步将供应链金融在生态中纵向发展。

核心企业自建区块链平台的模式门槛相对较高,更适合于供应链链条冗长、体系复杂的供应链生态,较为大型的核心企业才会考虑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考虑,也仅有在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加凸显,核心企业也才会考虑投入成本建设区块链平台。

第二种是由金融机构发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

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做到风险控制,提升获客能力,也会在原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底层嵌入区块链。这里所指的金融机构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保理公司、小贷公司、P2P等其他资金提供方,建立起的区块链平台面向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保理公司、物流平台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方,依托区块链在风控及效率上进一步提升,透过考察链上经节点验证且不可篡改数据,把控融资项目的潜在风险。

在这个模式中,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对于不同行业供应链的了解程度,联合多个中小型核心企业开展合作,注重横向的多行业发展,适当分散单一供应链带来的集中性风险。与核心企业自建的供应链平台相比,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平台更容易吸引供应链末端核心企业信用无法覆盖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参与供应链的运营,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更为显著,因为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距离核心企业较远,增加了风控难度,审批效率也大大下降。

第三种,多方共同维护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这个模式由信息化能力较强技术提供商发起,发起方可以是区块链原生企业,也可以是像是BAT这样的产业及技术经验积累深厚的科技巨头,通过建立生态圈,吸纳供应链生态内所涉及的资金需求方、资金提供方、物流公司、保理公司、数据信息服务方等作为区块链生态节点,共同维护区块链网络,并共享数据并做交叉验证,形成完整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这种多方参与的模式的优势在于,各参与者单方面投入较低,多方主动参与的生态建立多方共识,透明程度高,除了参与方自主引进相应资源外,这种模式更易于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如技术、资金等。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种模式需要协调的参与方较多,区块链原生企业在没有产业话语权及优势的前提下,在数据整合上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容易出现协同效率低的情况,前期投入开发成本也较高,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

最后一种,由政府引导发起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为了更好地推进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赋能实体经济,政府有必要推进建设一个基于公共服务平台属性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除了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等贸易参与方,同时也离不开海关、税务、仲裁、评级、行业协会等机构与政府机关,通过政府的号召力,自上而下的将上述公共机构与政府机关纳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作为监管节点,更好地吸引供应链上的企业主动入驻。通过这样的方法,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多元性就建立了起来。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通过自上而下地推动整合,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在体制建设中的治理权责纷争与利益冲突等矛盾,实现了企业、场景、服务的打通与资源整合,通过监管节点的嵌入,政府也能通过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提高监管效率。

短期来看,在这四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中,以金融/科技巨头作为牵头方的模式或将是主流。金融/科技巨头有着深厚的产业以及技术积淀,部分公司同时也拥有着核心企业的身份,作为供应链领头羊发起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最适合不过;另外,由于金融/科技巨头在技术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解决所研发系统平台在与其他平台做交互时若存在技术问题时,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也较其他牵头方更有优势,因此也更有能力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横向复制至其他供应链市场当中,吸引更多参与主体及优质资源加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共同建设健康、透明、高效的中小企业金融环境。

6、长青财经:您刚才为我们讲解了区块链为供应链金融业务赋能的几大方向,那到了具体落地应用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会不会遇到一些阻碍或者困难呢?

陈圣桦:我们也要知道,区块链应用到不同垂直领域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于产业特有的大大小小的困难,比如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底层利益冲突等。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中也不例外。我简单总结了以下几个点:

第一个,数据源头去伪仍是一个难题

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上下游腐败现象,在区块链联盟生态中也难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上下游若存在腐败现象,相互勾结对数据进行伪造篡改,以此欺骗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的融资贷款,例如经销商与物流企业相互串通对仓库中的存货数据进行造假或篡改,向投资机构进行抵押贷款,甚至一货多贷。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可以通过设立多个监管节点对链上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另外,人会作恶,但机器不会,在这样的场景中可以搭配物联网技术对存货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自动上传至链上,最大程度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及风险。

区块链解决不了数据源头去伪的问题,链上数据的可信性则有待考验,假数据或错误数据的链上流转,区块链平台的优势不仅无法体现,反而加剧了金融风险,或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但即使是这样,链上数据的多方交叉验证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数据篡改、造假等作恶成本,数据的可追溯性也让作恶方难以规避作恶招致的严惩,区块链反向制约作恶方的方法,维护链上数据的可信性。

第二个,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在整个供应链条中,核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最为完善且成熟,而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一是由于自身业务对信息化建设无需求,二是没有条件提高信息化水平,导致中小企业普遍信息化水平较低。然而,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前提是,供应链运行全流程的信息化,或者大部分环节的信息化。如果供应链其中一个环节未完成信息化改造,仍旧是人工操作或者纸质传递信息,该环节就存在数据错误、丢失或者造假的可能,区块链为供应链金融生态创造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区块链技术嵌入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让供应链金融业务覆盖以往传统业务所无法覆盖的中小企业群体,然而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现状使得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无法覆盖该群体,现状与初衷存在矛盾。也由于这个问题,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上受制约。

第三,商业信息在隐私保护与公开透明上存在矛盾

链上数据之所以可信,是因为数据经区块链上多方节点验证确认无误。而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中,这部分数据即为企业的经营数据,如应收账款、存货、现金流等。在区块链生态的场景下,企业的经营数据放在链上被参与者调用或读取,站在企业的角度这相当于泄露的企业的商业机密。

然而如果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对区块链节点访问企业数据进行限制,区块链中各方节点需要以更高的成本进行数据验证。这与区块链技术旨在建立透明互信生态的原则相矛盾,难以为供应链金融生态的运行降本提效。

第四,区块链当前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尚未成熟

不管是在传统还是区块链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供应链上的企业出于商业数据在隐私上的考虑,不易也不想将自己企业的重要数据共享出来。但回归到区块链技术本身,即使供应链企业将数据上传至链上,当前区块链在数据加密及隐私保护技术上,仍难以满足企业数据对于隐私保护及业务场景上的需求。也就是说企业就算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区块链目前也难以保证数据能够完美的进行保护。这也是导致当前区块链技术难以在供应链金融场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第五,商业模式和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

刚刚讲到,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商业票据的拆分及流转。然而,现行的票据法不允许商业票据拆分支付,需要保证票据的完整性,这就出现了区块链应用过程中与法律法规的矛盾之处。若票据的流动性受限,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则难以解决。当前的商业票据在区块链上拆分流转,主要以如通证、商证、白条等票据代称的形式进行,该方法仅是当前面对法律监管下的一种替代形式,其面临的法律风险必然备受争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20-4-13 17:01
青青
粉丝0 阅读9058 回复0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心服务区块链创业者/投资者
QQ1541735644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1541735644@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41财经媒体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